简介
商业变革——互联网技术革命
人类文明的发展,主要不是依靠人脑的进化,人脑进化的程度也十分有限,而是通过社会化的合作不断创新和突破,带来生产力的大爆发。
机器学习成了通用算法。算法会像云计算一样成为基础设施。
数据智能的本质就是机器取代人直接做决策
连接的高速化、移动化让所有事情都变得高效起来,变相的延长了我们的生命,当然,也加剧了我们的生活压力。
万物互联网:IOT,比如包裹上的二维码,让物流中所有的环节都仅需扫描一下二维码,就可以知道这个包裹的状况,物流产业链的效率得到很大提升。PS:比如包裹分拣员的入职门槛大大降低,甚至可以无人分拣。
技术发展 ==> 商业模式如何利用、整合技术发展
人类社会的分工与合作开始用网络的方式实现。当海量的人已经可以在线互动的时候,如何让他们通过在线协作的方式去完成某一件事情,便成为一种新的商业组织方式。就像流水线在工业时代所做的那样。比如数亿卖家、数千万商家、物流、店铺客服、商品模特、商品摄影师等形成一个高效的大零售平台。
实现智能商业的第一步,就是让你的产品和服务核心流程在线化,而客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,通过互联网自然而然的留下了他的态度,用户的实时反馈成为产品和服务快速迭代与更新的源泉。PS:你比传统方式效率更高,更接近用户,产品升级更快,自然可以超过传统竞争对手。
农业时代,自给自足,村社范围简单交换。工业时代,流水线、供应链、科层制。到万物互联时代,开放的网络结构、自由的多元协同,分布式的自组织体系。就像景德镇的陶瓷产业、意大利中部的皮革业都曾有过初级的网状协同。只有超越线性结构,才能实现个体优化、局部优化和全局优化的动态统一,才能最大化最深层次的展现网络的价值。实时的、按需、高效生产。
如果我们将数据看做数据时代的一桶高标号汽油,那算法无疑就是这台引擎。机器学习是算法一次决定性的跃升,也正是在这次跃升中,数据对算法的巨大被充分显现出来。任何一个算法模型,尤其是能够自我学习、自我优化的算法模型,都承担着在成千上万可能的因素中寻找出所隐藏的联系的艰巨任务。工业革命使得体力劳动自动化,信息革命使得脑力劳动自动化,而机器学习使得自动化过程本身自动化。PS,数据和算法形成了变换,数据既可以应用于算法,也可以驱动算法。
用户体验一方面是UI,另一方面是功能本身,可以想见搜索的界面再酷炫,搜不到用户要找的东西也是不行的。
一切数据智能体系,都必须最终融合在功效直接、交互友好、价值明确的互联网产品上,其智能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。针对某个用户的问题,定义了全新的用户体验方式,同时启动了数据智能的引擎,持续提升用户体验,又使用户低成本、高频度的进行反馈,让反馈成为闭环。
用户的真实需求常常是无法直接加以表达的,但他们的行为不会骗人。
新旧商业的区别,在于精准。精准是商业的核心要求,要与用户建立持续性互动关系,就必须以个性化、一对一的方式来实现与用户的对接,甚至还要考虑用户此时此地的心情。服务要想做到精确和准确,就需要不断地互动,获取一个人在不同场景、状态下的数据,不断地迭代优化,通过数据智能不断加深对用户的理解(用户的行为和用户想要的之间的 联系)。精准,更精准。
三浪
- 1.0 可以看成传统产业的升级, 例如消费升级带来的机会
- 2.0 可以看成互联网化,利用互联网的工具进行效率上的提升
- 3.0 指的就是在互联网平台上,用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的方法进行重构。
战略变革——点线面体
供给过剩 ==> 个性化 ==> 精准 ==> 智能化。
在工业时代,人的信仰是科学能够发现一切规律,依靠规律就可以将一切事情做得精准。新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开始接受不确定性, 尝试用统计的方法来逼近确定性。PS:用数据去发现规律,最终表现在某些突触权重很高。
无论何种商业模式, 它的起点一定来自用户的痛点,来自一种未被发现或满足的需求。对企业而言,最重要的战略决策就是要对未来行业的最终发展方向进行判断。
如今是一个属于消费者的时代, 消费者从被动变成了主动,从产品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产品的直接决定者。想要脱颖而出,就一定要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真实需求,了解用户的真实反馈。
由于环境变化太快,传统的5年、10年的详细战略规划不再有效。针对未来的长期思考很重要,基于这种长期思考行成对未来变化的某种判断, 就是远见vision,vision 是一个假设,就有不确定性, 要不断的被实践验证和挑战。因为有不确定性, 无论你如何收集信息、思考、推断、当你最后做决定时, 总有一步叫基于信念的那一次跳跃。在很大程度上,因为你相信了,你往那个方向努力了,它才一步步的成为现实。
因为你看不到未来是什么样子的,唯一确认预判正确与否的方法就是去做,在做的过程中得到第一手反馈,这个反馈帮助你完成两个目标:帮你修正对产业终局的判断;帮你修正下一步的行动。行动要形成结果以便修正远见。远见和行动的快速结合是战略在这个时代新的表现形式。你要具备一个核心能力:在预判未来和行动之间形成非常高效的反馈闭环。
点线面体。PS:马云说:京东将来会成为悲剧,这个悲剧是我第一天就提醒大家的,不是我比他强,而是方向性的问题,这是没办法的。 一个体会是: 淘宝上有无数商家,无数商家在挖空心思为自己拉客,自然也是在为淘宝拉客。而京东只有靠自己。 知乎大佬的一个回答:淘宝赚钱比京东更轻松,因为苦活累活都是下面的卖家做,淘宝只需要卖流量就好了。但是卖流量的反马太效应也非常大,一旦流量被别人反超,会死得比谁都快。这也是Google在成为搜索领域老大后,不断地把触角伸向每一个可能成为流量入口的地方的原因,这也是android系统的战略意义所在。
在传统的产业环境中,公司存在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衔接工序、协调工种、管理流程、确定产品的统一质量和售后服务等。在互联网时代,上述职能均可依赖IT工具完成,随着传统封闭结构的打开,提供服务的专业限制呈几何级数降低, 创新与服务小众需求的可能性却呈几何级数提升。大部分线性结构的传统行业,都会在互联网技术下解构,成为面上的一个个散点,点自由分布,按需成线,将远比过去封闭的线更有活力。
互联网可以看成与电相媲美的技术革命
把创造力提到新高度
人工智能正在重新定义智力工作的边界,史无前例的将人们从初级低维的脑力工作中解放出来,最大限度的释放了人的本源价值——主动性和创造性,波澜壮阔的创造力革命就此拉开序幕。 在这个时代,机器不断取代能够被结构化的知识,创造力成为最稀缺的生产要素和组织中最大的竞争力, 这也对组织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。 在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中,手工经验被系统化的知识超越,而知识又进一步被应用到工具的创新中。由于电的普及, 使得机械化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,这个时候需要协调更多的角色,管理的需求才得以体现。随着计算机发展和运用, 信息化的发展使得管理本身也变得愈加复杂。 PS:机器越来越成为以前的工人,人类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,升级为专业化、技术性或者管理岗位。而未来可能被机器吞噬的工作机会将进一步上移。
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价值在急剧下降(甚至这部分知识可以被机器创造出来),与此同时,人的直觉、对知识的综合升华能力, 或者叫创作能力, 依然是机器难以超越的。只要确定这一点,未来人类的核心价值便十分明了,那就是创造力。 这可以直接表现为技术的创新,也可以表现为对客户的感知力、商业的洞察力等。
近来我们身边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新现象:几乎所有的投资人都在抱怨——钱再多也找不到好项目;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在抱怨——给再多的钱也找不到合适的人;几乎所有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在抱怨——给员工再多的钱也很难留住人。这一切的真正原因在于最有创造力的人往往是最不在乎钱的人,创造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,决定了人类社会将来的结构,是价值创造的源泉。只有把创造力提到这个高度,我们才能更深刻的理解正在发生的变化,才能对未来有更好的准备。人工智能 and 人类智能。
激发人的创造力 ==> 忘掉管理,拥抱赋能 ==> 是员工使用了组织的公共服务,而不是公司雇佣了员工,为员工提供各自独立时无法得到的资源和环境,独一无二的舞台正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==> 中台:创新所依赖的可共享的各种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协作平台 关于中台的思考和尝试
KPI实际上往往是被简化的一两个考核指标,也就是第二年的销售是多少,收入是多少等,但现在的业务太复杂,已经超过了直接靠直觉或数据判断的程度。以淘宝为例,小卖家是否有成长通道、企业的盈利能力、竞争环境等,KPI都没有办法考核。目标体系则是对整个生态都可以用数据化的方式衡量、监控,用几百上千个指标,基于数据智能的方式来动态模拟一个可能的健康生态。及时同步组织内外的数据和信息,让整个组织和创新的每个部分都能相互了解、共同配合,从而实现实时的全局调试和优化,确保组织创新向着正确的方向迭代和演进。
未来
在互联网+的语境下,把互联网视为工具和手段,用于提升原有体系中某些环节或局部的效率,目标指向是优化而非模式的重构。专注于提升企业原有的经营指标,使得互联网工具所发挥的作用有限。如果不能有机的与”供给侧“结合,通过连续性互动发现需求,以需求发现驱动设计、采购、生产的快速连锁反应,就无法实现极致的用户体验,就会在新型创业公司面前虚弱无力。
当人的重复性脑力劳动都在快速的被机器智能取代的时候,创造力便成为人类的基本贡献。相应的教育体系、社会分配体系、我们对自身以及所处社群的认知, 甚至我们对幸福和痛苦的理解,都将随之发生根本改变。
其它
书中对网红电商做了各种解释,我个人的感觉是 供应过剩 + 90后以来都是追求个性化的时代 ==> 想个性化又迷茫 ==> 即便有了搜索框,他们还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